素股

健康知识

当前位置: 素股 > 患者服务 > 服务专区 > 健康知识 > 正文

乳腺癌不分性别 男女都要警惕

来源:乳腺病院一病区   编辑:柴丽    审核:郭晓龙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5   点击量:   作者:朱江 柴丽

78岁的张大爷半年前洗澡时摸到左乳有个小硬块,因不痛不痒且“男人不会得乳腺癌”的观念,他未就医。直到肿块溃破渗血,才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,此时癌细胞已转移至腋窝淋巴结,素股 乳腺病院一病区负责人朱江表示:与女性乳腺癌患者相比,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偏大,男性乳腺癌高发年龄在68~71岁。相关指南显示,我国男性乳腺癌(MBC)患者约占总体乳腺癌群体的0.31%,且相较于女性病人,男性乳腺癌病人在确诊时分期相对晚。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男性也有乳腺癌的患病可能,同时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超声/钼靶检查。


乳腺癌并非“女性专属病”,以下症状男女都要警惕

乳腺癌其核心症状在男女患者中高度相似:

无痛性肿块约80%的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侧乳房硬质肿块,边缘不规则且活动度差,多位于外上象限或乳晕下方。如张大爷的肿块初期易被忽视,延误治疗。

皮肤与乳头异常

“酒窝征”:肿瘤牵拉皮下韧带导致皮肤凹陷。

“橘皮样变”:淋巴管堵塞致毛孔凸起如橘皮。

乳头内陷或偏移:肿块侵犯乳管引发乳头回缩、方向改变。

乳头溢液:非哺乳期出现血性、浆液性分泌物,尤其是单侧溢液需立即排查。

腋窝淋巴结肿大癌细胞转移至腋窝时,可触及无痛肿大淋巴结。

男性乳腺癌:被低估的“1%”风险

尽管腺体退化,男性同样具备乳腺组织,仍可能癌变。数据显示,男性乳腺癌占全部病例的约1%,每年新发病例虽少,但恶性程度常高于女性。

以下高危因素需警惕

激素失衡: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(如肝硬化致雌激素代谢障碍、肥胖促进雄激素转化);

遗传突变: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男性,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60倍;

放疗史或睾丸疾病:胸部放射治疗、睾丸炎或隐睾症可能增加风险。

男性就诊更被动:因社会认知偏差,男性患者从发现症状到就诊平均延迟10个月,超40%确诊时已属晚期。如张先生初期忽视肿块,直至皮肤溃烂才就医,错过最佳治疗窗口。

早诊早治是生命的关键防线

诊断方式统一无论男女,确诊均需“三步走”——医生触诊、乳腺超声/钼靶检查、病理活检。值得注意的是,男性乳腺组织薄,肿块更易被触摸发现,自检敏感性高于女性

治疗手段成熟手术切除为主,辅以放疗、化疗或内分泌治疗(男性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超90%,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)。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5%以上。

朱江提醒:所有成年人每月应进行一次乳房自检——仰卧抬手,用指腹环状按压乳房及腋窝,感受是否有硬块、皮肤增厚或压痛。若发现异常或存在家族史、基因突变风险,应尽早就医筛查。乳腺癌的治愈率与发现时机密切相关,性别不应成为忽略健康的理由

专家简介:


(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